首页 >> 建筑百科 >> 营销管理 >>培养自己“问题分析与解决”的能力
详细内容

培养自己“问题分析与解决”的能力

什么是问题?


当实际状况与理想目标,产生落差的时候,就是所谓的问题。例如以下这些状况都是常见的问题:同仁不愿加班,只想准时下班、同仁不愿主动表示具有其他工作技能、拒绝提出问题,怕提议者,就是执行者、不能一次修好,再回厂、延迟交车、技术力不足、缺乏工具。


问题可分成看得见的问题与看不见的问题。例如防火成本低、压力低不易被注意;救火成本高,压力高而受注意;前者一本万利,而后者有可能万本无利。问题的类型可以分成七种:


一、由处理能力区分:

1、程序性问题:如打字、抄写、接电话

2、混合程序性问题:由许多程序问题混合而成,如秘书同时接电话、打字。

3、模糊性问题:真正的能力极不明确,但藏在已具有的潜在领域。如交通、教育、环保问题。

4、挑战性问题:问题的解决技术已超过既有的经验与能力范围,如发明、艺术创作。


二、由时间限制区分:紧急、不紧急。


三、由结果重要性区分:重要、不重要。


四、由参与人数区分:个人、群体。


五、救火型的问题:已经发生、感官可以感受到。


六、精益求精的问题:经分析需要改善的。


七、目标设定的问题:即未来某种条件下才会有的问题。


记得在网络上流传着一篇故事,内容大约如下: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某汽车的客户与该公司客服部之间的真实故事… 有一天,美国某汽车公司的客服部门收到一封客户抱怨信,上面是这样写的:


「这是我为了同一件事第二次写信给你,我不会怪你们为什么没有回信给我,因为我也觉得这样别人会认为我疯了,但这的确是一个事实。


我们家有一个传统的习惯,就是我们每天在吃完晚餐后,都会以冰淇淋来当我们的饭后甜点。由于冰淇淋的口味很多种,所以我们家每天在饭后才投票决定要吃哪一种口味,等大家决定后,我就会开车去买。


但自从最近我买了一部新的车子之后,在我去买冰淇淋的这段路程,问题就发生了,你知道吗?每当我买的冰淇淋是香草口味时,我从店里出来后,车子就发不动了。但如果我买的是其他的口味,车子发动就变得很顺畅。


我要让你知道,我对这件事情是非常认真的,尽管这个问题听起来很猪头;为什么这部庞帝克当我买了香草冰淇淋时,它就秀逗,而我不管什么时候买其他口味的冰淇淋时,它就像一尾活龙?为什么?为什么?」

 

学习做一位有愿意解决问题的人


根据2004 年IRS(Industrial Relations Services) 的调查结果,及2003 年第328 期「就业情报」共同指出,「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」已列为职场工作者必备的十大职能之一,虽然上述的个案只是一封看起来既无厘头又充满无奈的抱怨信,您会如何处理客户的问题呢?如果当您接手时,您会有以下一般人似曾相识常有的语言吗?


这不是我的错!

这不干我的事!

这不是我的问题!

这工作该归哪个部门负责?

他们怎么不事先沟通好?

谁该为这些失误负责?

我们为什么得忍受这些改变?

什么时候才有人来教导、训练我,把问题解决?

业绩不好,怪景气差

营销活动未达预期,怪公司给的资源不够

项目进度延迟,怪协力单位配合不力

部门绩效不彰,怪部属素质太差

个人表现不佳,怪主管没教


你还会责怪谁?试着回想为什么公司要聘雇您?当初您是如何推荐自己的?请您记住一个原则,「你是来解决问题的,而非问题的提议者或麻烦的制造者!」,有担当的人是不会怪谁的。以下列心态来改善工作:


我今天该如何把分内工作做得更好?

我能做什么来改善现状?

我能运用哪种方式,作为别人的后盾?1414121138265322.gif

问题解决的结果,会出现以下四种情形:


1、解决:提出最好的解决对策。

2、妥协:提出满足的解决对策。

3、化解:变更目标或标准以消除问题。

4、回避:等待提出解决对策。


解决问题不只是针对表像,更须解决隐藏部分,以管理的观点解决问题是希望能够彻底解决,而不要有延伸出其他麻烦或问题。


建立强而有力的问题意识


问题解决先决条件是找出问题,即有强的问题意识。问题因人而异,问题犹如冰山一角,解决时应站在全面性解决的观点,首先应站在谁的立场去解决,立场不同,状况不同,因此解决是站在当事人的立场。应用六到,耳到、脚到、眼到、手到、口到、心到,建立目标意识、强烈实现目标的欲望、目标需具体化、数据化、有目标达成路径与方法、明确的达成目标期限。


问题解决简单程序


1、观察现象:当我们观察到什么或发现什么时,透过5W2H 确认并定义问题。

2、掌握问题:观察现象是否正常?与标准或目标差异?差异是否不该存在?

3、分析原因:了解为什么会有异常?设定改善目标,并形成解决方案。

4、提出改善对策:思考如何改善异常?如何控制发生异常的原因?问题发生立即采取措施,治标只是解决问题的手段,治本,才能避免问题再发生。

5、后续改善:衡量、追踪及控制改善成效。


其中,问题是否正确陈述,将诱导问题解决的方向,是否可以有效解决问题。


不正确的「问题」陈述,如下:

用疑问句方式表达: 这样好吗?

隐含解决方案: 唯有增加人员,才足以…。

主观性陈述: 你就是不听我的话……。

抽象模糊: 这问题牵涉层面很复杂……。

否定的叙述: 我们是做不到的…。


正确的「问题」陈述,如下:

对象明确。

具体说明人、事、时、地、物。

可观察到的。

可验证的、有数据左证。

要能明确表达不想接受的状态,环境、条件、事件、行为。

 

解决问题的终极思维


培养找出问题背后的问题(QBQ)的精神,提出更好的问题,当下做出更好的抉择,每个人都有自由做出更好的决定并负责,答案就在问题之中,提出更好的问题,就会获得更好的答案,别再拖延或怪东怪西的心态,您只能改变自己,当下就去执行,生活中遇到问题时,要时常问自己:


1.我所面对的问题是什么?

2.问题的征结是什么?

3.解决的方法有那些?

4.最适合的方法有那些?

5.应变计划的准备?


利用自我提示来化解危机


Q1:这问题对我的人生有什么重大的贡献或意义?

Q2:这问题对我将来可能有什么贡献或意义?

Q3:这问题需什么技能、信息和努力来处理得很满意?我如何得到这些技能、信息和努力?

Q4:我如何处理这些问题,并好好享受这处理的过程?


处理问题的三种人,第一等人,不让灾害发生的人;等二等人,处理灾害的人;等三等人,回避灾害的人。期待您能成为第一种人,使组织内的成员不再交相指责、推拖、延宕和彼此对立,而是激发彼此的至善之心,彼此同心协力、同舟共济,让美好的事情不断发生。

1413773552192441.gif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电话直呼
在线客服
在线留言
发送邮件
企业位置
联系我们:
18611863099
18653122338
在线客服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还可输入字符250(限制字符250)
技术支持: 建站ABC | 管理登录
在线客服系统在线咨询